“31岁,月薪6500,老板说简历不用看了”

2019-03-19 11:04:31 0 0

不怕你前十年一事无成,就怕一直不肯努力拼一把。对于一个财务,真正的麻烦不止是房价,还有30岁还没有混到管理岗位的话,下一步你还要干嘛?




1

性价比高的人


刚过完春节,最近公司空出一个财务岗位,急需找到人填补。


要找到性价比高的人。”老板撂下这句话。HR捡到又便宜又能干活的人,靠碰运气。


运气能赚一年,第二年很多人意识到自己价格涨了,就跟公司说goodbye了。这跟结婚不一样,老公捡到好媳妇,就赚了一辈子,会挣钱、会生娃、肯吃苦、还不说goodbye。


现在财务人才供给端并不缺,缺的是对业务很了解的财务。对公司业务是熟悉的,对行业是了解的,又对财务有追求、愿意去深究的,这样的人很少。


还有,年龄不会是大问题,但一定会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做HR的朋友跟我说,她推荐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合适的候选人给企业,企业看了之后拒绝了,只有一个原因,年纪太大了…候选人85年男士本科,刚刚33岁。这个职位也是属于中层管理者了,然后她思考了半天,33岁就年纪大了吗?


我这家做生鲜电商的公司,财务部有30个人,30岁以上的只有3个,其他都很小的,工作没几年。


30岁以后,真的是一个瓶颈。除非是之前沉淀得超级好,有各种大公司背景,走过的路多,知道哪里是坑,告诉公司怎么避免栽坑,拿经验活下去。




2

超过31岁的简历不用看了


老板告诉我,超过31岁的简历不用看了。


小马之前是一家中小企业的会计,年底前因为资本寒冬,被裁员了。7年的工作经验,今年刚好31岁,这几年成长不快不慢,现在还拿着不到7k的工资,离职后因为怕找不到工作,到现在求职期望薪资还是7k过年前都没面试上。


最近他又面试了一家公司,面试时结果很明显,HR说可能不太符合要求,经历多次求职失败,小马终于开口问HR,HR也很耿直的给了他答案“说句实话啊,你这个年龄,这个工作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抢手的,但是看了你的往期工作经历还有你的薪资水平,我们似乎看不到你的价值所在,虽然有些片面,但是确实是这样的。


很现实的,即使你的期望薪资很低,但是HR认为你的能力不足以给整个团队带来效益,就算是给你5000都会觉得多。


很多公司,对85前的人都瞧不起了,说85前还没有拿到总监的话,就觉得这个人没什么可看的。


原来,真正的麻烦不止是房价,还有35岁以后能干嘛,如果35岁还没有混到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话。


我老公今年33周岁了。比起财务岗位,他这种管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技术男,跳槽更难,他已经在这个领域最大的公司了(工资没我高),往哪跳啊。升职也很难,上面的人不走,他就上不去。全厂几千个人,爬到厂长位置的毕竟只有1个人,哪有那么好爬啊。


知乎上有个女生发帖问,自己33岁了,在某大型银行做了8年软件测试,金融专业的她后悔入了软件行业,最终发现自己再努力都爱不上计算机,技术知识可以靠死背下来但是非常痛苦终于崩溃。


前年下定决心辞职出国念了金融硕士。她今年毕业回国找工作,才发现投简历根本没有人搭理,国内银行基本只招应届毕业生,33岁以上几乎只招行长。破罐破摔,打算先从实习做起。但是,有工作经验的不符合实习生条件,不要。业内人士跟她透了个底,你这个年龄根本没有人要...


33岁,突然感觉身边的世界不太友善了。


信息好像爆炸了,满社会都是什么王思聪啊移动互联网啊投资啊之类的。都说35岁现象,看来还真的是!一个人到了35岁左右还是在转行和徘徊状态真的很可怕,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放弃原来的又不甘心,转行又没有突出的优势。


老公说,30岁以后不是世界末日,不是死期,30岁以后岁仅仅是个数字而已,怎么就被瞧不起了,怎么就被抛弃了。他抱着女儿说,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怕重新开始。33岁开始创业,可以;33岁开始学习,可以;33岁开始远行,可以... 


所以,他现在开始自学大数据,想接触互联网,只要终身学习,永远保持好奇心,管什么35岁。




3

30岁是一个坎,每个人都是


不能因为30,就开始随波逐流,开始人云亦云,开始唉声叹气,开始自甘堕落。


何况我今年才30岁,我是不想一直在公司里这样,每天打工累死累活。我希望有个小事业,不用大福大贵,但衣食无忧,我现在担心的是,万一有天我干不动了,出路在哪里?


想起知乎上那个33岁的女生说:

“我是个做事情非常努力的人,在软件行业哪怕专业知识欠缺也刻苦努力,做到经理且拿优秀员工等一堆奖励。出来做事也愿意从低(实习)做起。真的不想就这么在家闲着,真的没人要么?”


比起这位女生,财务的职业生涯也不如意。


到了一定年龄,如何选择雇主会很纠结。


去大企业,未来谈薪砝码可以增加,但人际关系复杂;


中小公司创业阶段,相对容易推进,但简历背景不好看。


现代的雇佣关系早已摆脱了过去终生服务一家企业的情况,企业和员工都更关注短期利益,没人愿意投资于长期关系。


年轻还可以经常跳槽,如果年龄过了四十,还有多少跳槽的资本呢。




4

被取代的只是不会“更新”的人


我觉得,其实高端人才永远是稀缺的,包括财务岗位,低端的被代替也是正常的。


不过当一个HR面对31岁的简历不用看了「华为要裁34岁以上员工」这些事时,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我一个朋友跟我讲,她公司的HR专门帮老板除掉一些人,老板认为某个员工的性价比不高了,HR就会出面,而且除掉的方式绝对不是开除,因为开除是要给赔偿的。她会逼那些要被除掉的人“主动”提离职,首先会被叫去谈话,然后会拿出一张离职申请说:“听说你想离职有一段时间了,不如今天就把离职申请写了吧!”


在这个「适者生存,能者上」的时代,你想啊,有一个人,无牵无挂,战斗力还强,又年轻,换了你是老板,你愿意用谁。


一个年龄过了30岁、价格又高但学习能力、创新性又不足的人,这种真的很尴尬。


这些年,辗转在上市公司、外资公司、创业公司,一个人的思路、价值观、魄力、专业、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等等不断地需要迭代,才能跟得上更高的要求。很担心自己年纪大了,职场竞争力下降。


总之,还是希望老板在招人的时候,能更关注一个人才的投入和产出,留住真正能产生价值的人,而不是年龄或价格。


好了,说完这些,我要筛简历、约面了,给老板找一个“性价比高”的财务候选人。



来源:人力资源心理学、第一财经网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