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澄清财务造假:已取消订单没有算入销售

2019-03-11 15:00:32 0 0

现在有免费的精英会计交流群,每天前150名进群免费,与众多优秀财务人一起讨论业务、交朋友!进群加微信号kjsc022   


近日,沽空机构艾默生分析(Emerson Analytics)发表了对周黑鸭(01458)的沽空报告《周黑鸭——鸭子的黑暗面》(“做空报告”),认为“该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伪造财务数据”,周黑鸭的合理估值为每股2.4港元,比现价低33.5%。


艾默生分析是一家知名做空机构,曾经做空过旭光高新材料(0067.HK)、神冠控股(0829.HK)、中国宏桥(1378.HK)以及天鸽互动(1980.HK)等公司。




依据做空报告,艾默生分析表示到:


“周黑鸭在中国大陆生产及零售卤制鸭及鸭制品。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自2013年以来的惊人增长戛然停止,收益同比下降1.3%,净利润同比下降17.3%。2019年1月30日,周黑鸭发布盈警称,其2018年全年利润将同比下降约三成。


在2018年第三季度,我们详细考察了周黑鸭在华中地区的零售业务(占其总收入的54.2%),重点是考察该地区的真实业务量,主要通过在该地区524间零售店每台POS机运行的最后一个小时内获得的销售单据。我们发现以下异常情况:


**在湖南和江西的周黑鸭零售店,店主经常在没有顾客的时候凭空创造“购买”假象。我们对标有“已取消交易”的销售单据的分析表明,这些零售店的销售率增加了28%。


**周黑鸭所披露的华中地区每间零售店的平均日销售量(ADSV)为174宗,比我们调查所得的真实数据125宗高出38.7%。


**我们对华中地区平均每宗交易额的监测显示,这比周黑鸭在2018年上半年报告的全国平均水平(65.8元)低约6.8%。



**绝味食品是一家在中国上市的公司,和周黑鸭一样生产及零售卤制鸭和鸭制品,不过前者往往更多地依赖于特许经营店。根据各自的IPO招股说明书,2015年,尽管在火车站和机场门店的比例较低,周黑鸭每间门店的平均营收仍为绝味食品的5.6倍,自营店的平均营收为2.9倍。这差距实在太大,令人难以置信。


综合来看,38.7%的销量夸大和6.8%的平均交易额差距意味着周黑鸭在华中地区的实际收入可能比2018年上半年所报告的低32.8%。


假设周黑鸭毛利率确实为公司所报告的60%,且其他成本数据准确无误,我们认为该公司2018年实际利润仅有2.55亿元人民币,较公司预计的5.33亿元人民币少了52.2%。


基于周黑鸭2018年8.8倍的市盈率,以及考虑到其手头约26.3亿元人民币的净现金,我们认为该股只值2.4元,较当前水平低33.5%。”


周黑鸭于2016年11月11日在香港上市,上市时报告期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4.1亿元和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5.8%。


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收入32.48亿元,同比增长15.4%;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6.4%。




2018年公司净利润下滑。此前周黑鸭发布盈利预警,预期2018年净利润较2017年度同期下降约30%。该减少主要由于:

(1)原料成本上升;

(2)门店经营利润率下降;

(3)河北周黑鸭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产的折旧及能耗成本的上升。


利润下滑,股价也一路下跌。



截至3月8日,周黑鸭市值仅剩下88.18亿元。


与之相反,在周黑鸭利润下滑时,竞争对手绝味食品却稳步增长。


2017年,绝味食品(603517)在A股成功上市,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8.50亿元,净利润4.97亿元。


上市后,绝味食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公告,2018年度报告期内,绝味食品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36,838.85万元,同比增长13.46%;营业利润82,562.76万元,同比增长27.04%;利润总额84,597.20万元,同比增长26.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154.12万元,同比增长2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538.53万元,同比增长28.28%。


绝味食品利润上涨,市值也是周黑鸭两倍。截至3月8日,绝味食品总市值170.3亿元。



此时周黑鸭再被质疑财务造假,可谓雪上加霜。不过周黑鸭已公告澄清,详见如下:











无论周黑鸭是否财务造假,有几点很可能发生:

1、周黑鸭业绩步入下滑通道;

2、绝味食品业绩、市值全面超过周黑鸭;

3、周黑鸭交易量下滑,港股流通性出问题;

4、周黑鸭回A股。

同是上市,A股与港股质量不同。


现在有免费的精英会计交流群,每天前150名进群免费,与众多优秀财务人一起讨论业务、交朋友!进群加微信号kjsc022   


来源:梧桐树下V,作者:梧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