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刚学习会计时,老师傅说对于会计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平所有账目,标准是要达到一分钱都不差才是真正的会计干到位了。所以,在会计眼中企业的每项业务都会花为一笔笔的会计分录,一个人精确到分的会计货币计量。就如同国人耳熟能详自相矛盾的故事中公司CFO可以自夸自己的盾有有多利害一样,比如美国上市公司的CFO要按SOX法案的规定在财报上签字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在自相矛盾的故事中的“矛“的在CFO手下一般是内审部门,相信CFO一样会夸奖自己的内审部门是什么样的假账都可以查清。对于企业财务报告部门与企业的内审部门就对应了自相矛盾中的”盾“与"矛"了。
这样的左右互博式的内审与财务的自相矛盾的源头出在于内部审计的汇报关系,要解决此问题,实际从根源来说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出现在问题,内审部门这个“矛“应该由审计委员会领导,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但在实务中,企业内审部门很少有此独立性。所以自相矛盾式的财务与内审的左右互博还将持续进行。
来源:会计老兵,作者: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