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场打拼四五年,工资只有六千?

2018-12-12 18:28:54 0 0

为什么最近频繁有报告显示应届生平均月薪期望值再创新高?


前几日在会计头条app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国内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8431元/月。


在求职热度最高的十五个城市中,大学生期望薪资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平均期望薪资分别为12992元/月、12070元/月、9771元/月。企业支付薪资排名前三的城市为北京11463元/月、上海10689元/月、南京8743元/月。




底下一篇难以置信.....





还有一个更扎心的:



其实,明眼人对比下周围就知道,刚毕业的新人是职场上最弱势的群体。


没有开到上天的薪酬,也没有按点打卡下班的待遇。他们的日常是,坐在工位上,默默加班,回家再默默泡上一碗泡面,甚至在享受泡面的时光中还不敢拒接领导电话。



年轻人的休闲时光在踏上职场大门的时候就已经画上了句号。


特别是那些外地拼搏的孩子们,早上没有了妈妈的打扫声、没有了饭桌上热乎乎的豆浆油条,取而代之的是拥挤的地铁公交,还有一群小跑打卡的同事。


踏入职场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再也不会闹钟响了还赖床了,每天督促我打鸡血早起的就是我的全勤奖,本来工资就低,全勤奖可以管我几天的饭钱了!


——以前从一个锋芒毕露的少年,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唯唯诺诺的下属。不是自己没了脾气,而是怕自己没了饭碗。


——还记的刚毕业的时候,一开始狂投简历,处处碰壁,后面不考虑公司离家的距离,也不考虑薪资待遇。从“只要有一家公司愿意要我,我一定好好卖力”的天真想法到后来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豁达,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工作群里的@,总会第一时间回复。前辈或者领导的说的话,也会把自己给自动带入。总之,对别人的任何交待都不敢松懈,每一件小事都尽量做到最好。相比之前懒散的我,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我有一次和小表弟聊天,是的他是典型的95后,成天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在家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从小也没受过什么大委屈。我开玩笑的问到他:”你马上就要毕业了,你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资是多少呢?”。


“那至少也得8k+啊,没有这个水平,还怎么活啊,女朋友要喂养,自己还有日常开销,8k不过分。”


可是现实恰好相反,刚毕业的表弟,在一线城市里拿着不足5k的工资,跟他原来的预期可怕是差了一大截。


有次我们微信上聊到表弟近况,我调侃道”你不是说一毕业要8k+吗?”


“你不知道,姐。现在的年轻人都特别能忍,7*22小时的工作制能忍。第20次修改方案,也能忍。就连老板把你当人事叫你下楼买咖啡,也能忍。我没经验,工资少点,怎么就不能忍了呢。再挑,我又得在家呆上一年,就真的是啃老了!”




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毕业生们已经变的这么拼了。


从一开始人们口中的什么都不会,到现在硬着头皮前进。他们好像比前辈们更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于是全副武装,把最好的青春,最好的体力,全留给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央企,国企等公开招聘都要应届毕业生。




自从开始逛会计头条app后,就经常能看见像自己一样的会计同行们在贴吧里抱怨,自己会计出身初入职场,一个月才拿着3k块钱,还要租房吃饭,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


似乎想想,好像没有哪一个行业像会计一样薪酬低了,担的风险又大。作为过来人,刚毕业的时候也在事务所里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多的活。不懂的又不敢问前辈,只能自己默默在工位花几个小时琢磨。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也很充实。那一年有幸成为我人生中进步最快的时光,看过城市最晚的灯光,税务局就像我除出租屋和公司之外的第三个家。




期望薪资的提升不是太天真而是太现实


同样是在会计头条里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的数据很有意思,下面放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工作三五年的人要生存,刚刚工作的毕业生们同样也要生存。同在一个城市,生活成本不会因为你刚毕业就会减少很多。相反的,有时甚至会因为你刚毕业,初入社会反而需要消耗的更多,比如,男生的西装、衬衫、新电脑,女生的化妆品、造型费、新手机,一样都不能少。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在工作三年后月薪才会有可观的增长,如果入职时不考虑好当前的生活成本,初入职场,想自己养活自己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不同城市之间,大城市带来高收入的同时,也带了更多的消耗。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月收入相差近3倍的北京毕业生和郑州毕业生,到了月底,两者帐户里的余额却相差无几。数据显示,北京应届毕业生中需要接受父母资助的超过一半。


不是太理想了,高薪的背后是不得不妥协的现实...


过高的期望薪资大抵是认清现实之前的筑城墙,他们把满怀的热情都给了未来的工作,却不知社会有着种种因素,经验和能力都是高薪的要求之一。


高薪的背后,有新人的期待,有老人的唏嘘。但是无论怎样,薪酬背后的劳累不是只针对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酸和试炼。


新人们、前辈们、领导们都一个比一个还拼。


向往更好的生活,是每个职场人的本能,大家拼了命的努力,也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匹配得上更高的薪酬,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


愿应届生们能永怀满腔热血,也希望职场前辈们能够奋力向上.... 



本文章为柠檬云财税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