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官网24日刊登公开信,公开举报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称其伙同他人对伊利进行打击报复,长期造谣、诋毁和迫害。同时,伊利在公开信中恳请有关部门彻查郑俊怀及其“保护伞”。
伊利官方微博
“原国家级领导、多位省部级领导、厅局级领导充当郑俊怀保护伞,人为抹掉郑俊怀数亿元犯罪事实,运作假减刑。”伊利表示,今年3月谣言案发生后,伊利再次向正在内蒙古的最高检第三巡视组及各级司法机关递交了关于郑俊怀已被查实的挪用2.4亿公款案及诸多涉嫌重大经济犯罪线索长达14年无人处理、被人为假减刑的汇报材料,半年过去至今仍无任何实质性进展。
伊利在公开信中称,已经第一时间当面向中央第八巡视组进行了汇报并正式递交了实名举报材料,期待着能给企业、给社会一个交代。
受此消息影响,伊利股份午后跳水,收盘23.8元下跌7.18%。
另据新华视点报道,24日9点30分,邹光祥、刘成昆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一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宣判。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邹光祥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刘成昆有期徒刑八个月。两人当庭表示上诉。
伊利公开信摘要:
1、今年3月谣言案案发前,郑俊怀北京密会刘成昆,诋毁伊利的谣言文章随即出炉;
2、索要巨额犯罪所得不成,造谣伊利套路十几年如出一辙;
3、原国家级领导、多位省部级领导、厅局级领导充当郑俊怀保护伞,人为抹掉郑俊怀数亿元犯罪事实,运作假减刑;
4、郑俊怀6年刑期,被人为操纵以“发明假节水设备专利”和“表现好”为由减刑2年半,实际服刑过程中如住宾馆可随时回家;
5、记录郑俊怀挪用2.4亿公款犯罪事实、证据确凿、犯罪分子供认不讳的78册案卷,14年来一直存放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今年机构改革后转到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被长期包庇,至今未公诉;
6、2015年,有正义感的马永胜检察长从内蒙古检察院反贪局调出郑俊怀挪用2.4亿公款的案卷,仅用2小时就落实清楚:证据链完整、犯罪分子供认不讳,可以立即提起公诉,然而在郑俊怀强大保护伞的阻挠下,14年却无人敢处理,并谎称“还未结案”;
7、今年3月谣言案发生后,伊利再次向正在内蒙古的最高检第三巡视组及各级司法机关递交了关于郑俊怀已被查实的挪用2.4亿公款案及诸多涉嫌重大经济犯罪线索长达14年无人处理、被人为假减刑的汇报材料,半年过去至今仍无任何实质性进展;
8、昨天伊利又正式向正在内蒙古的中央巡视组递交了以上材料,期待能给社会一个公正的交代。
来源:伊利官方微博、伊利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