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费用与虚列费用

2019-06-18 17:51:05 0 0

这么些年的内审工作中,“变通费用”和“虚列费用”这两组词语经常会出现在审计报告当中。在行业的外部监管机关的处罚文件里,有时也会出现“变通费用”和“虚列费用”这些字眼。每个人对这两组词语都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理解。下面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变通费用”,是指A费用的,在会计上计入B费用。例如应该计入招待费科目的费用,计入了办公用品费科目。企业变通费用的行为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避免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真实的经济事项用途。例如,一些公关费用,就不方便真实地体现在会计核算中。当然,企业还有一些无奈的原因,只能通过变通费用的形式。例如,在一些不能提供发票的地方消费,如差旅中在小店铺里买水、食品等。这种无奈的情况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情况是企业主观地去变通费用。



“虚列费用”,是指经济事项并没有真实发生,但企业通过虚构经济事项,在会计核算上虚假列支费用。虚列费用,一般会伴随着套取资金,形成账外资金,甚至叫作“小金库”。虚列费用行为的性质往往比变通费用行为的性质更恶劣,因为套取出的资金已经脱离了财务的监督。套取出的资金可以用在企业下一个会计年度或下一个时期的费用支出,当然,算是账外支出了;套取的资金还可能被个人挪用甚至贪污。企业虚列费用的动机至少有三个:

一是规避会计核算真实反映经济事项;

二是套取预算额度;

三是用于个人利益。


从广义上讲,虚列的费用还是需要企业最终承担的成本费用,长期看,也是实实在在的费用。


在审计问题定性中,“变通费用”和“虚列费用”有时会被混淆。有的同事以是否套取出资金来区分“变通费用”和“虚列费用”。但是,如果某个员工因为紧急情况在一家不能开具发票的小文具店买了一批办公用品,后来他找一张餐饮发票来报销,收到了报销款项,那么是算“变通费用”还是“虚列费用”呢?


也许可以有另一种方法区分“变通费用”和“虚列费用”。那就是按记账时费用是否真实发生。如果费用真实发生了,该计入A科目却计入B科目,就算变通费用;如果费用没有发生,却虚构经济事项,在会计核算中凭空列支费用,就算虚列费用。


以上的讨论仅供参考,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发表高见。